今天下午约莫 1 点左右的样子,有位十多年的作者朋友来我这喝茶,提到息壤“遇见好故事”的不妥当之处。
当然,她并不是专门来聊这事,而是在聊杂志一些事情时,无意间扯到了这。
其实关于这不妥之处,她还真不是第一个提出来的,因为在网上这类言论不少。
我对她说,“你认为的不妥当之处是小说与故事的区别,那为什么不提小说和故事的关系呢?”她给的理由是网上几乎人人在说两者区别。
我继续,“小说离不开故事,但故事绝不是小说。这句话,你可千万不要说不明白,要不然你那么多年杂志白折腾了。”
她从茶柜上拿起小青柑,“这我当然明白。但是大多数人在谈区别,那么不妥当之说,也无可厚非嘛!”
“小青柑不错的,我来给你泡颗,你品品正宗不正宗。”从她手里接过小青柑,“这东西没什么妥当不妥当的。不管是定义还是什么的,完全可以用事实来说话。随便找本小说,把小说里的故事去掉,然后再看看,结果不就出来了嘛。”
“小说写的是人,故事讲的是事。这应该是主要区别。”
“差不多吧。言谈举止、心理活动,这些是为人物形象服务的,小说重细节。故事的话,讲究情节。”我给她倒了杯茶,“你要是口重,就等稍稍凉点喝。不过喜欢喝龙井的你,口应该不重。”
她小小一口,皱皱眉,还砸吧了一下嘴,“这小青柑,感觉比你上次泡的六堡要好。这和那小罐茶哪个好?”
“我还没到喝茶看牌子的时候,目前咱还处在喝茶喝品类的初级阶段。”我看着杯子里的深褐色茶水,“夏喝绿,冬饮红。绿茶清热解渴,红茶驱寒养胃。别的不喝,所以我也不清楚。”
“偶尔喝喝,新鲜。常喝,我还是喜欢龙井。”一杯小青柑喝完,见我要给她添茶,她就摆摆手示意换个茶喝喝,并自己拿竹镊子夹杯,热水洗杯,边洗边说,“故事重情节,小说情节也不是马虎就行。”
“前几天侄子送的茉莉茶,茶叶用的是龙井。”我边说边从茶台下的储茶坛里拿出简约包装的茉莉茶,“我不爱喝花茶,你要是感觉不错,就拿回去。要不然放我这,最后就是浪费。”
“那是肯定,我不会让你老小子浪费的。”
“其实息壤提出遇见好故事,这很妥当。”我把茉莉茶递到她手里,让她泡,“同质化。就是一切的答案。息壤提出好故事,本意可能是对网络小说人物形象一些设定的同质化,一些小说推线的同质化什么的,提出的一个突破口。”
看着她给水壶添水加热,我就继续说道,“现在不是以前。现在搞小说的作者基数之大,加上网络小说读者基数之大。各种同质化的出现,肯定是避免不了的。”
“创作门槛低,发布门槛低,传播渠道多元。关键网上偶尔还有言论‘网络小说不是文学,网络小说只是文字的一种表达方式’。可是小说真真确确是文学体裁之一,若是说网络小说不是文学,那为什么叫网络小说呢,还不如干脆叫网络文字。”她边说边看着水壶加热温度,“龙井不宜温度太高,有个七八十度就可以。”
“不要扯网络小说是不是文学这话题,就说息壤遇见好故事。”我怕她会继续扯网络小说与文学什么的,就立马打断,并继续息壤宣传语的话,“小说里人很重要,情节不能说次要,两者相辅相成。其实说到底,小说是写人,但何尝不是写故事呢,只是是与那‘人’有关的事而已。一本小说里,何止写了一个故事。就拿现在网路小说动辄大百万的字数来说,主角推线,那一个个情节,不就是一个个故事嘛。”
我这刚说完,她那茶也泡好,“你这泡茶这么快?”
“龙井茉莉,你有听说过要洗茶?俗人俗法,热水泡茶,大杯泡,大口喝,过瘾!”她给我那小口杯添上茶,然后自己用大口杯,“就我个人而言,内心深处压根从来没考虑过小说和故事的区别,因为我更在意的是书好看不好看。小说的话,就是人物立没立住,情节打动不打动我。”看着她说完,就一口一杯,还连说几次清香宜人,我怎么就没感觉到这茶清香宜人。
所以我就学着她,换上大杯,倒上茶,静等一两分钟,一口下肚。热,好热,不过,爽是真爽,“你还别说,这喝酒式的一口闷喝茶,真挺过瘾。”
“你刚才说绿茶解渴,所以大口喝,解渴快,关键大气。”她从包里拿出把折扇,“热茶下肚,再来点徐徐凉风,享受。幸好,现在不是夏天。”
“有人不在乎网络小说是不是文学,有人却在乎小说和故事的区别。不过站在读者的角度,是小说还是故事重要吗?归根结底,还得书好看。”看着她折扇微微动,我继续说,“息壤,全称息壤中文网,定位原创精品阅读平台。APP 开屏语‘在息壤,一起遇见好故事’。妥妥的说给读者听的。”
“息壤不容易。现在上了商城,前不久他那论坛好像还搞相亲什么的,现在网上就这两块,各种说词,负面居多。”这次她没一口闷,而是小口小口的喝几下后继续道,“息壤又不是纯小说站,专栏就足够说明这一点。至于论坛里,什么摆碗和相亲什么的,很明显是自我调侃式的为作品宣传。”
“对。”我拿出手机,点开息壤 APP,递给她,“你看看我的书架里的书,每本你看前三四章,你就会明白为什么是‘遇见好故事’。”
她接过手机,开始看起来,看的过程有时微点头,有时感觉是笑而不语,偶尔还眉头微皱。
差不多半个小时后,她抬起头,把手机还给我,又稍稍静了会儿后,“老哥就是老哥,眼睛毒。‘遇见好故事’的确很适合目前的息壤。一是吸引读者,告诉读者我这里的作品精彩。二是告诉作者,告诉作者息壤看重的是作品里的情节。”
听她说完,我点点头,接住说,“小说人物要立住,写情节就不能太烂,因为情节里的言谈举止和穿插心理活动是为人物服务和推线。然后还告诉作者,我这里不光可以写小说,也可以写别的,不同的类,在折腾情节侧重点必然有差异。那么连载的作品,就可以不局限在小说上。因为可以连载的作品,不光只是小说,没有人规定只能小说可以写很长很长篇幅。只要作品有读者看就行。”
她手指指我的杯子,示意我喝茶,然后她接我的话继续,“若是将‘故事’广泛化或者稍稍提高下内涵,那么专栏的存在就不突兀,论坛里的摆碗和相亲就变得生动有趣,因为作者和读者都参与其中,何尝不是一个个故事的诞生呢?故事,可虚构可真实,不一定非要限在作品,为什么不可以是大家一起参与的正发生的故事?”
“嗯,一起遇见好故事。可以是一起阅读某个好作品,也可以是在息壤里正发生的真实故事。硬要掰扯个一二,主要看掰扯的人从哪个角度掰扯。毕竟息壤定位是原创精品阅读平台,所以肯定要站在平台、作者、读者这三方角度去掰扯,若是抛去任何一方去掰扯,那就是捏着理论扯淡。”说完,我就从茶台抽屉里拿出合同递给她。
她接过合同,大致扫了两眼,“我们现在何尝不是在扯淡。”然后从包里拿出小簪笔和公章,“不扯了,谈正事。合作已经不是一天两天,我就不细看,直接定了。”说完,她就翻到合同最后一页,签上字,盖上章,两份合同搞好,边递还给我一份边说,“你最近,在看什么书?”
我一手接合同,一手从抽屉里拿出本书,“《增广贤文》,用来午休入睡的。”
“那今天我岂不是让你无法午休了嘛。下回,你来我家,让我先生给你泡金骏眉。”说完,她就把东西收拾进包里,杯里茶一口干净,站起身拎包,“我先走了,记得来我家喝茶。”
我并没有假客气留她继续喝茶闲扯,而是说,“还金骏眉?夏天喝龙井解渴。”然后边收拾茶具边继续说,“我就不送你了,记得帮我把门关好。”
茶具收拾完,拿起《增广贤文》坐到茶台右边的躺椅上,看书午休。
最后记录完成时间:2021 年 4 月 2 日
【注】
文中观点并不代表和不能作为任何对与错判断的参考和依据。请勿较真,较真你就输了。
还没有人赞赏,快来当第一个赞赏的人吧!
- 2¥
- 5¥
- 15¥
- 20¥
- 25¥
声明:本文来自弥雅投稿,不代表深云太熹中文网立场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欢迎分享本文,转载请保留出处!